1、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”模式
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”模式主要是在通航基地的基础上重点拓展通航服务功能,通航服务包括通航作业、飞行培训、飞行俱乐部和FBO(固定基地运营商)等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。以通航机场为依托,机务等技术部门为支持,市场营销为指导,后勤服务为补充,全面覆盖通航服务、致力于打造全程无忧飞行的有机服务整体。这种模式适用于区位较好,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,经济实力强的地区,通航是个既能拉动制造业,又能刺激服务业的产业,以飞行带动服务业发展。
2、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”模式
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”模式主要是打造通航垂直整合产业发展模式,向上延伸产业链,构筑通航设计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运营产业链。生产区主要发展包括飞机的研发、总体设计、零部件加工、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研发生产、飞机总装及交付试飞。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航空基础比较好的地区,如西安、重庆等地方,通过延伸产业链,利用自身优势来引领通航发展。
3、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+服务区”模式
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+服务区”模式主要是打造上游研发、制造和下游通航服务产业链,构建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体系,建设集市场开发、设计生产、维修服务、飞行培训及通航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,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协调发展。这种模式是综合性的通航产业园,以园区为平台带动通航产业链的聚集,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,需要在产业扶持政策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研发运营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撑。
4、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+商贸区+生产区”模式
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+商贸区+生产区”模式旨在打造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通航产业发展模式,统筹通用航空生产、运营与服务产业发展,通过飞行拉动产业发展,以飞行带动商业发展,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通航商贸,为高端商务活动提供服务,包括通航产业上下游企业办公场所、航空主题酒店及相关物业、提供与通航相关的商业服务,比如通航主题休闲服务、通航主题商品销售等。能够带动整个通航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,使通航产业飞起来。这种模式须与当地的经济、产业的发展状况相匹配,并与当地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相适应。其次,地方政府必须要出台相关的鼓励、优惠政策,包括在土地、税收、金融,甚至给予适量的财政补贴。
三、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通航产业园发展模式
随着通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,通航产业园有必要打造完善的通航产业链,应当由上游研发、制造产业,保障通航运营的中游保障支持产业和下游市场开发产业所构成,三个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“核心基地+服务区+商贸区+生产区”的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模式。
“核心基地+生产区+服务区+商贸区”模式,通过统筹通用航空生产、运营与服务产业发展,打造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通航产业发展模式,带动整个通航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,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。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对通航产业进行整体设计规划;寻求空军、民航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方支持;加大国际合作力度,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、技术、产品,以促进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。
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计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,对于发展通航的模式,很多地方都选择了成立航空产业园区,在园区内打造集生产制造、通航运营、通航服务于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。例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的沈阳通航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,建设面积25平方公里,分为研发制造、运营培训、综合配套、休闲旅游四大版块,最终打造成集产业、商业、生活娱乐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新城。该规划已成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示范性规划。位于北京平谷的平谷通航产业基地规划分为“一园五区”。“一园”即通航产业基地;“五区”包括通航运营中央核心区、通航商务旅游度假区、通航制造业、服务业聚集区、通航零部件加工制造区、通航器材进出口保税区等。
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、经济意义。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投资建设不但可以带动就业、创造税收、提升居民的收入,进而促进当地经济、社会的发展,同时以园区为平台带动通航全产业链的聚集,以及相关产业如酒店、旅游、高新科技、房地产、金融等产业的发展。
东滩研究中心 周娜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