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专家看中国通航市场
正在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被全球媒体冠以中国“改革的拐点”“经济的分水岭”,“全面深化改革”是它的主题词。中国改革的明天将往何处去?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对世界影响几何?中国改革“加速”缘何吸引全球目光?
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·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认为,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,本次全会作出的经济改革举措,特别是金融改革措施,将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,推动私营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,这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,全球经济也将获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版经济改革。
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名誉教授沃伦·麦克法兰说,本次会议出台的改革措施将使中国在世界面前更加透明,使中国在各方面与世界有效互动。中国改革的每一步都令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更加便捷。中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,也将使投资者更加放心。
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认为,中国改革迫在眉睫,改革内容包括发挥市场规律作用、鼓励创新、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、提高消费者购买力以及限制地方政府无度消费冲动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对中国和中共意义重大,对整个世界也影响深远。
从世界各国通用航空的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,通用航空与商业航空的突出差异之一在于其具有天然的“市场性”,市场集中乃至垄断并不是通航行业的发展趋势,而各类个性化的通航服务才是通航市场的活力之源,这对于机制灵活的民营通航企业来说无疑具有先天性的优势。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,中国民营资本在通航领域大有可为,并期待基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、庞大的国内市场及不断升温的高端消费,中国版的维珍航空和理查德•布兰森,将在新生代的中国民企中诞生。